第238章 祭天,天,下雪了!(2 / 4)

道。

太子骆对于自己的定位很清晰,他并不擅长统帅大军对敌,专业的事情,自然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。

有了二十万援军之后,徐晁立刻开始对赵国秦国联军进行反击,六十万大军在他的命令下出击,对两国联军发起猛攻。

不管是白起、廉颇还是徐晁,到了他们这种级别,率军打仗已经很少使用什么奇谋妙计,更多的是实力、调兵遣将、以及发现对方弱点后快速出击。

相比起赵国和秦国,淮国军队的军官素质更高,所以执行命令更加快速,六十万大军全军出动,直接压着秦国和赵国打。即便是白起、廉颇率军,面对这样同级别的将领,敌人不论装备还是士卒都比己方强,也没有什么好办法。

兵法最核心到要素就是以多打少,以众击寡。至于说兵法中各种战阵,也是让你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。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以寡击众的兵法,但是那些基本上都是不得不为。

徐晁以堂堂正正之兵,以大势压人,白起和廉颇几次反击,都没有办法击破淮军大势,只得再淮军的进攻下不断后撤。最后更是撤入上党郡,再一次依靠山川地势和淮军对峙。

到了这里,淮军的人数优势再一次被拉平,淮国一波横推,秦军和赵军都损失不小,但是依旧不愿认输撤退。甚至秦国和赵国不断送来后勤补给,看上去就是要和淮国打持久战。

到了上党郡后,徐晁变得更加谨慎,山区之中道路崎岖,山川将地形分割。在这种地形若是大意,一着不慎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。

徐晁派遣大军夺取要害关隘,一点一点稳步推进。依靠淮国军队的兵力优势,徐晁占领大量关隘,然后一路平推。攻城战虽然消耗很大,但是有先登营和山越精卒以及淮国各种先进器攻城器械在,损失并不大,赵国想要依靠地形消耗淮国实力的想法是落空了。

秦国在退入上党地区后,白起在这山区地形中发挥的作用更大。因为地形原因,淮国兵力优势无法发挥出来,白起总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,发起小规模的进攻。

看到这种情况,徐晁当即派遣大军对各处山道严加守卫。有秦国不断进攻,帮助牵制,淮国的进度很慢。从淮国和赵国开战一直到现在,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,天气也逐渐变冷。此时已经是深秋季节,而山中气候更冷。htTΡδ://WwW.ЪǐQiKǔ.йēT

若是再拖下去,到了下雪的时候,大雪封山,淮国大军就必须撤离了。徐晁盘算了一下时间,他并没有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