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思想碰撞,诸子百家(2 / 3)

初设立学宫,经过四百年的发展,愈发壮大,而思想的碰撞,学派的产生,也为子珏提供了大量气运,这种情况即便是子珏当年也是始料未及的。

此时学宫之中,两拨人正在激烈的辩论着,双方对于当今天下战乱的看法完全不同。

一方乃是孔子门徒,此时正大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:“天下纷争不断,乃是礼乐崩坏,那些诸侯无信,卿士无义,僭越礼仪,如此才让天下大乱,诸侯相攻,甚至卿士做大,取公室而代之。”

“若是天下人都遵守礼仪,各自安好,焉会如此吗?”

旁边的道家门徒听得此言嘲笑道:“自周公做周礼四百余年,分封天下周礼推行,可天下有安定之时吗?”

“况且破坏周礼者何人也?周天子也,天子尚且不尊周礼,更遑论让天下人遵守,此乃违背人之本性也。如此看来,礼乐崩坏,乃是天下臣民共同的意志,天下大势浩浩汤汤,岂是你一人可阻挡的?”

“那按照你说的,就不管不顾,让其顺势发展,愈演愈烈吗?届时天下大乱,纷争不断,百姓流离失所,这就是你所谓的顺其自然吗?”儒门弟子纷纷嗤笑道。x33

“当用法来约束!”旁边的法家学子直接说道:“邦周自建立以来,诸国信奉刑不可知,则威不可测,殊不知赏罚不明才是取祸之道。百姓卿士只需谄媚国君即可。”

“若要天下安定,当用法约束之。”

“赏罚分明,论功行赏,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,如此人心不敢越距,天下乃安。”

儒生笑道:“若是你父犯法,你如何做?”

这名法家士子当即说道:“父若犯法,自有法可为,不可隐瞒,子需立功以赎其罪也。”

儒生嗤笑道:“羔羊跪乳,乌鸦反哺,禽兽尚知养育之恩,汝做法至此,禽兽不如也!”

听到儒生此言,学宫之中的法家士子被激怒了,纷纷指责道:

“晋国屡次匡扶周室,乃是周室血脉姻亲,如今三家分晋,周室册封卿族为诸侯,这就是你所谓的亲亲相隐?这就是伱所谓的周礼吗?”

“况且,你来学宫之时,还是晋人,今晋国亡于韩赵魏三国之手,你现在还能如此堂而皇之坐在学宫,真是厚颜无耻,既然讲究周礼,家国破灭,怎么不见你们这些儒生前往殉国?”

按照儒家的理念,家国父子乃是重要理念,乃是礼乐根基,晋国之事认真讲述,他的确理亏,一时间狼狈不堪。

其他儒生辩解道:“